“玉米新葉心若蜷縮如螺、葉片卷曲發黃,便是需水臨界期的信號;水稻株間若見稻葉‘搭葉’、田面開裂,則需優先保障水層。”6月28日,唐徠渠管理處灌溉管理科負責人介紹,夏灌高峰期,水利工作者勤走動,穿梭在農田里,用看葉色、查墑情、定順序的土辦法,精準掌握不同區域水資源狀況和作物種植結構、作物需水規律、灌溉定額等基礎數據,依據實地查勘,制定出覆蓋全灌區的詳細輪灌配水方案。
當前,唐徠渠灌區順利完成玉米頭水灌溉,平穩度過夏秋灌第一輪高峰期。面對作物種植分散、南北生長周期不一、高耗水作物集中、需水疊加及高溫少雨等多重挑戰,唐徠渠管理處通過制定輪灌方案、精準引調水等舉措,歷經20天奮戰,高效保障了灌區用水需求。
梢段的平羅縣高莊鄉幸福村的種植大戶魏永學感慨:“往年這時候總擔心下游沒水,今年唐徠渠管理處提前計劃用水時間,做到了梢段不斷流,讓大伙兒很踏實!”為精準落實“四水四定”原則,唐徠渠管理處運用灌溉定額計算法,將水權水量按照灌水次數、灌溉天數,進行水量分配,由此按照每輪水進行控制,動態調整干渠引水計劃。始終將“不斷流”作為底線任務,充分利用好汪家莊水庫和灌區內23座蓄水池等調蓄工程低蓄高補方式,應對梢段用水困境,已蓄水850萬立方米。在灌溉高峰期,實行“第二農場渠”和“唐干渠”編組輪灌,聚焦主要作物需水時間,搶抓時間差,錯時錯峰適時流量調控。
管理處還實施精準滾動調度,緊扣“水情、農情、墑情”變化,動態調整干渠引水量。灌溉前期,優先保障銀南片區三水小麥與玉米頭水需求,同步為中下游水稻主產區補水,以“促上保中”策略分散用水高峰;后續階段,通過嚴格管控中游用水、加速末梢灌溉,分級錯峰輪灌,有效削峰填谷,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與灌溉有序推進。(記者 裴云云)